第1章 道士回山

五千年前,蚩尤作乱,宁封子送给黄帝一部仙书《龙跷经》,黄帝最终打败了蚩尤,于是拜宁封子为五岳真人,让他管领川岳百神。

后来,五岳真人宁封真君就在青城山落户,青城山自此成为与武当山、龙虎山、齐云山、景福山齐名的五大仙山之一。

再后来,九斗米道在青城山兴盛,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其他四大仙山。

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青城山如今虽然依旧是有名的道教圣地之一,但名声早已不如往昔,许多宫观遭到破坏而废弃,山上的九斗米道一脉可谓断绝,道士们都被迫离开了青城山,多行走于民间,成为在家火居道士。

伏魔观,是藏于青城山中的一座子孙庙。

所谓子孙庙,又称小庙,庙产属一系道士所有。

这类庙宇可以收徒,代代相传,但不得悬挂板钟,没有传戒传度的权利,一般也不接纳别处道友前来挂单。

深秋初冬。

一位约莫十七八岁的年轻道士来到了青城山,看其穿着打扮,正是九斗米道一脉的道士。

此人便是赢荀,准确说,他现在叫周承安,道号观逸。

如今他所在的世界是雪中悍刀行,而他来青城山是为送师父“玄云”落叶归根的,顺便接收伏魔观庙产,以及打前站。

所谓打前站,主要是跟他娘吴宁有关,他娘吴宁乃吴家剑冢之人,与北凉王妃是同族姐妹,跟青城山上的赵玉台是老相识。

青城山脚。

周承安元神出窍,升至半空之中,眺目远望。

只见目之尽处,是一座又一座的大山高峰。

山间云雾缭绕,隐隐可见有破败的道观掩映在青山绿水间,以及明晃晃的雄伟壮阔的高大建筑群。

只是一眼,周承安便能感觉到,那片雄伟壮阔的建筑与此地山水之势十分契合,有不少修行中人居于其中。

再看去,只见双峰对峙,其中横挂一座铁索桥,白鹤翱翔长鸣,云海翻涌,算是人间罕见的美景。

周承安看了一会儿,也没多想,元神归壳后,寻着师父留下的路线图,脚下生风,健步如飞,朝着山中的伏魔观而去。

顺道,还打了几只山鸡和野兔。

约莫半个时辰左右,周承安便看到了一座破败不堪的道观。

道观院门半敞开着,可见院中撑着几根竹竿,上边儿晾着一些破烂的衣衫。

看着这些晾晒的衣服,可推断道观中有人居住,且人数还不少。

不过,此时的道观中并无说话声,甚至脚步声和呼吸声都没有。

周承安也没有多管,直接去了道观后头安葬师父的骨灰。

埋骨之地也是师父早前就标注好的,有头枕金山,脚踩玉带,聚风藏水之势。

虽说这“金山玉带”都有些小,不过师父福缘算不得深厚,正好能压得住此地地势,对于师父来说,就是一块难得的宝地。

简单祭拜之后,周承安在不远处的泉水边将野鸡野兔给剥皮洗净,然后捡了些柴禾,回了破败的伏魔观,在院子中升起火堆烤制野鸡野兔来。

周承安烤肉的本事不错,只是眼下没什么调料,做出来的闻味道肯定不行。

于是,他直接进了道观的厨房,毕竟伏魔观如今有人居住,应该有些生活必需品。

结果,转了一圈,也没找到什么调料,只找到一块盐巴。

周承安将盐巴一点点碾碎,往鸡兔上一洒:“唉,有点盐总好过什么没有,看来以后空间中还得放点调料才行。”

此时,鸡兔已经烤的滋滋冒油,香味儿也就紧跟着飘了出来。

随着香味越来越浓,周承安取下了一只烤得外焦里嫩的兔子,而就在他准备开吃的时候,道观外传来了微弱的脚步声。

片刻之后,便见一个面黄肌瘦的瘦弱半大小子,牵着一个被晒得黝黑的小丫头推开院门走了进来。

那半大小子看起来也就**岁左右,小丫头更小,也就四五岁的样子。

人还没进院子,就听那小子嘴里喊着:“什么味儿这么香,难道今日刘芦苇杆子他们先回来了?”

随着话音落下,他注意到了院子中的周承安,整个人一下子就愣住了。

“你是山上的道士……不对,山上的道士不穿你这样,你打哪儿来的,要干什么?”半大小子一把将小丫头护在身后,一脸戒备的看着周承安:“我告诉你,老孟头他们一会儿就回来了,你可别乱来。”

这小子发音有些独特,明显带着当地的口音,但周承安稍微一琢磨,倒也能听懂。

至于那小丫头,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,只是探出小脑袋来,紧紧盯着火架上的野鸡野兔,忍不住的不停咽口水。

从面相上,两人并非兄妹,但感情肯定胜似兄妹。

周承安没理会他们,撕扯下一只兔腿,吃的只剩下一根骨头后,才再次撕扯下一只兔腿,朝不断流口水的两人晃了晃,招呼道:“过来尝尝。”

那半大小子看着周承安手里的兔腿,虽然眼睛里冒着小火星,忍不住的吞咽着口水,但依旧没有向前,反而向后退了一步。

小丫头倒是没经住兔腿的诱惑,不过被那半大小子给拦了下来。

周承安见状也没说什么,只是摇头笑了笑,又自顾自的吃了起来。

不一会,他就消灭了大半只兔子。

而这时,门外也响起了成年人的说话声。

“真他娘的倒霉,今天上半天又溜空了。”

“老孟,这最近过路的肥羊是越来越少了。”

“再这样下去,咱们可就得喝西北风了,老孟,要不咱们也向英玄峰的那帮混账玩意儿学学,胆子大那么一点儿?”

“你们要是嫌命长,那你们就跟那帮混账玩意儿学,反正我是不会同意的,咱们虽然做了草寇,但不能没了良心。”

回话的人应该就是老孟,他的语气从满是严厉到语重心长,最后又变得颇为感慨:“咱们到这青城山也快有二十年了吧,这山中大大小小的草寇,换了一波又一波,但像咱们这般活得久,待的久的,还有别人吗?”

“对对对,咱们都听老孟的,要不是老孟,咱们早没了。”

“孔跛子,你小子今日又是站在最后边,是不是又想着偷懒呢?”

“滚你娘的,刘芦苇杆子,老子就从没偷过懒好吧。”

随着这句话音落下,一行十几号人走进了伏魔观。

一个个衣衫褴褛,看起来就没一个体重超过一百五十斤的,穷酸的一塌糊涂。

老老少少,大多都穿着草鞋,而就算是穿布鞋的,也是补了又补,破烂的不成样子。

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他们是草寇,但却只有少数几人手上有武器,而且还是不堪一击的木根、木矛。

这十几号人一进院子,就看到了在院门口杵着的那瘦弱小子和黑丫头。

为首的身形瘦弱的老家伙,应该就是大家口中的老孟,他看着正在院子中大快朵颐的周承安,脸上带着几分戒备和疑惑的问道:“嘿,道长,哪儿来的啊?”

周承安把手里啃完的野兔骨头扔地上,然后起身打个稽首:“我是这伏魔观的新观主,倒是你们,从哪儿来的?”

伏魔观是子孙庙,是他们一系的庙产,而他们一系就只有他一个人,也就是说,伏魔观现在是属于他的,他就是新任观主。

只不过周承安吐字不太清楚,一口蹩脚的发音,明显是在模仿这帮人的口音,听的对方有些迷糊。

那干瘦的老家伙和周围几人对视一眼,看着与山上道士打扮不同的周承安,倒也没什么惧意,自顾自的说了起来。

“他说什么呢?”

“没太听懂。”

“看起来像是从别处来的道士,瞧他刚才那狼吞虎咽的劲儿,估摸着,怕是饿好些天了。”

“怎么办,老孟,要不要把人赶出去?”

“赶出去?怎么赶,能在这个时节,抓到野鸡野兔,肯定比咱们厉害的多,而且看他那穿着打扮,虽然不是青羊宫的道士,也肯不是普通道士。”

“嗯,我也觉得,我看着他的眼睛,一下子就觉得心神都安定了下来,还是先等等看。”为首的老孟说着,转头看向一旁的瘦弱小子和小黑丫头,问道:“对了,小山楂、小雀儿,这位道长是啥时候来的?”

那瘦弱的半大小子回道:“我们也不晓得他啥时候来的,反正我跟小雀儿一回来,他就在了。”

这时,周承安拿着还没吃的野鸡野兔走了过去,递给为首的老孟,笑道:“虽然你们占了我的道观,但相逢即是有缘,吃吧。”

老孟虽然没怎么听懂,但也能明白周承安的意思。

没跟他客气,道了声谢后,便接过烤好的野鸡野兔分给了身边众人。

紧接着,他就拉着周承安咿咿呀呀的比划了起来。

……

寒风凛冽间,入冬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。

大概是因为语言天赋出众,周承安已经能用当地的口音与老孟他们交流,并与之相熟起来,自然也就了解到了老孟他们的情况。

老孟他们虽然是草寇,却算不得什么奸恶之徒。

他们名义上是草寇,实际只不过是一群被逼无奈才上山的一帮子穷苦人罢了,日子过得十分凄苦,除了为首的老孟头,还有最心疼喜服的刘芦苇杆子,胆小怕事的孔跛子,都已经算是这帮人中的中坚力量。

那半大的瘦弱小子叫小山楂,小黑妞是刘芦苇杆子的女儿,名叫小雀儿。

再结合此地是青城山,周承安很确定自己遇到的这帮人,就是徐凤年第一次和老黄游历江湖时遇到的山贼老孟头等人。

周承安并没有第一时间上山去找赵玉台,而是暂时在伏魔观住了下来,老老实实的提升修为。

毕竟,山上的青羊宫可不好闯。

周承安盘坐于青石上,元神出窍,感悟天地的同时,也将青城山诸峰一览无余。

大大小小六十四峰,诸峰环绕如城池,古木终年青翠,绿意重重,故而得名青城。

青城山本就以多雾著称,如今又遇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雪压山而来,更显得山间云遮雾掩,恍若仙境。

事实上,青城山在这方天地的道教历史中,也十分出彩,是第五洞天所在,比起这方天地的两大道统祖庭龙虎山和武当山都要靠前。

据周承安所知,青城山所在的雍州地界,有三大绝妙美景。

最东边,是号称有剑仙一剑东来得以劈出来的“西去剑阁”,号称天下险峻第一。

南边,则是相传有圣人骑牛而过的夔门关,雄浑无双。

而最后一处绝妙美景,就是青城山了。

青城山本是九斗米道所占有的一处洞天福地,不过自离阳王朝老皇帝册封的青城王、青羊宫宫主吴灵素来了青城山之后,就把香火鼎盛的九斗米道给统统驱逐,只剩下一座青羊宫独占鳌头。

这吴灵素本是出身龙虎正一教的道士,在他鸠占鹊巢之后,现在青翠绵延的青城山年年香火递减,比起其他道家名山要冷清许多,实在是与青城山响亮的名头不符。

香客少了,占山为王的草寇却是多了起来,一股股散兵游勇行踪不定,与青城王吴灵素一同称王,官府剿杀起来十分麻烦。

即便是有重金悬赏,有山中老猎户愿意冒险带路,也都会经常扑空。

数次波折后,郡守见吴灵素不仅不领情,还倒打一耙说官府惹是生非,在此清净修道之地聒噪不休,一气之下便不乐意劳民伤财进山剿匪了。

除非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,来青城山探幽赏景的达官贵人不幸遭劫,官府才会迫于压力出兵进山,寻常百姓遇险,一概不理。

所以,像老孟头头这伙老弱病残组成的草寇,才能在青城山中一呆就是近二十年。

此时,正值午后,老孟头又带着人去山路上劫道去了。

不过,会不会有收获就难说了。

反正周承安在伏魔观住了大半个月,就没见过老孟头他们一伙人有过收获。

周边草寇大小十来股,就老孟头这伙人过的最惨。

而他们之所以过的这么惨,大致有两个原因。

一是除了外地人之外,本地普通老百姓很少有上山找不自在的。

再来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老孟头他们没有彻底丧失良心,便是劫道,也只求财不害命,而且劫财还不会劫对方全部的家当。

近来大半个月,周承安除了偶尔或早或晚出门打点猎物之外,基本就在道观里打坐提升修为,所以每天这个时辰,观里基本上就他一人。

当然,有时候小雀儿也会被留下来陪他。

“周大哥,周大哥,不好了,不好了!”

伴随着焦急的大喊声响起,小山楂从山道上跑了过来,气喘吁吁的说道:“周大哥,英玄峰的那帮混蛋玩意儿把老孟头他们拦住了,让老孟头还钱!”

周承安本来盘坐在青石上闭目打坐修炼,但听见小山楂的呼喊声,便睁眼起了身。

他对小山楂就说了两个字。

“带路!”

萧山急忙指向前边山路:“就在前边离阴阳亭不远的山道上。”

周承安点头,一把提起小山楂,夹在腋下,脚下一迈,便是数丈之远。

这让小山楂忍不住惊呼道:“妈呀,周大哥,老孟头说的果然没错,你真是一个高人啊!”

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